歡迎來到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平台
搜尋
Generic filters
搜尋資料庫
博物館藏品
博物館典藏影像
古文契書
所內出版品

專書

  • 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

    《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一書為華語世界巫文化研究的田野與理論對話交流,將比較視野從臺灣擴展到鄰近區域的中國南北方及東南亞。十五篇文章的作者各自在不同的田野地點從事長期與深入的調查,提出1990年迄今新的現況調查資料,顯現巫文化當代的多元面貌。本書著重國家與地方社會互動下特有的時空脈絡,強調不同地區巫信仰文化的獨特性,並使用當地的專有詞彙及語言來理解分析。同時採用華語社會普遍慣用的巫概念,對西方shaman理論提出反思,孕育新的研究取向與理論視野,為巫文化的動態民族誌注入新血。

  • 共作:記「她方的記憶」 —泰雅老物件的部落展示

    共作,指人類學家與其研究對象「共」同合「作」,探討雙方共同關切的公共議題,分享、交流、乃至於衝撞彼此的知識體系,實現多元發聲、對話的追求。本書即是見證人類學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團體共作展示的一個紀錄。

    2017年2月19日到4月19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與野桐工坊共同策劃「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服飾與用具展」,這是臺灣公立博物館首次跳脫官方對官方借展模式,直接與民間團體一起籌謀規劃,帶原住民文物回部落展示。

    從博物館到野桐工坊所在的象鼻部落,車程不過短短兩小時,但這條返回之路卻足足走了二十年。《共作》一書所呈現的,正是博物館方如何一步步鬆綁法規,讓文物走出學術機構,深入山野林間,而原住民團體又是如何厚植自身軟硬體條件,迎接老物件的到來。

    共作展示不僅打破制式策展框架,更努力為文物及其來源相關群體,創造對話空間,開闢傳承場域。透過《共作》,我們看到雙方策展人從相互激盪到聯手擘劃,目睹染織工藝師親炙百年織品的激動與雀躍,更驚艷大安溪流域泰雅學童吸收、聯想之敏銳,聽聞部落耆老的回憶與喟嘆。「她方的記憶」雖然落幕了,但其所締造的對等精神,將繼續引領博物館與原住民團體未來密切的共作。

  • 華人家庭、代間關係與群際認同

    當代家庭、代間關係、個人認同在空間、時間、文化有著多層次拉扯,傳統與現代並非線型或對立的兩端,人際相處呈現反覆折衝與兼容並蓄的現象。本專書收錄9篇論文,分為家庭傳承與信念、青少年教養與適應、代間照顧與支持,及兒少性傾向與種族偏好四個主題;融合社會與文化心理學的關懷,對未來家庭研究深具重要參考價值。

    目錄

    導論

    I 家庭傳承與信念
    家庭故事的傳承:個體能動性的展現………………劉蓉果、朱瑞玲
    華人已婚者「報」的概念及其內涵………………周玉慧

    II 青少年教養與適應
    青少年時期父母教養行為的變化:子女表現的影響………………林惠雅、蕭英玲
    「親子衝突因應策略量表」之效度研究………………吳志文、葉光輝、王郁琮
    正念特質對新移民青少年學業表現之調節效果………………張仁和

    III 代間照顧與支持
    代間照顧新模式:初探高齡家庭照顧之協力跨界現象………………利翠珊、唐先梅、焦源羚、丁品瑄
    老爸老媽幫幫忙!代間支持與心理憂鬱的性別差異………………林瑋芳、利翠珊

    IV 兒少性傾向與種族偏好
    親密關係中的自我一致性:不同性傾向認同者的適應探討………………李怡青、周玉慧、張仁和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Family and School Background on the Implicit Ethnic Preferences of Hong Kong Chinese Children………………Eva E. Chen

    作者簡介

  • 一起: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的內涵與省思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一起:臺灣部落服務的內涵與省思》一書,邀請參與部落服務的學員、長期服務部落的志工及參與部落發展研究的學者,一起戮力開展臺灣原住民部落發展的學理與實作。

    《一起:臺灣部落服務的內涵與省思》一書乃是結合12位過去10年間曾參與民族學研究所「部落服務獎助計畫」的成員,從實作經驗提供心得分享、建議或反思。這些成員中,有原民、有漢人;有學生、有部落成員;有人身為非政府組織的一員,在部落駐點;有人隻身進入部落、獨立奮鬥;有人學成回到原鄉,更有人以長期服務為志。

    部落服務是長期的投入,且需要「無畏」的付出:無畏身為局外人、接受挑戰、進入部落、返鄉服務、尋找社區共同關切議題、建立共識、忍受( 族人、部落成員、家人的)質疑,甚而將個人生涯規劃擺在一邊,願意由「自己自己而一起一起」。

    「一起」需要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期望《一起:臺灣部落服務的內涵與省思》一書的出版,得以邀請更多原鄉部落成員、志工及關心原住民社會的學者,於學理及實作面,共同思考臺灣原住民部落的發展與推動的方式。

  • 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

    什麼是人類學?人類學家如何思考?人類學又能為當代社會帶來什麼樣「與眾不同」的觀點、見識,和生活態度?

    人類學是以研究「異文化」或是所謂的「奇風異俗」起家的;人類家的工作就是透過實地的田野考察──也就是和當地人一起「過生活」、「參與觀察」的方式──來體察這些所謂的「奇風異俗」,其實背後都暗藏著「文化邏輯」,這些文化邏輯進而投射出「當地人的觀點」。如果說,人類學有什麼獨門的武功祕笈,答案只有一個:「田野考察」;如果說人類學家有什麼一招半式闖江湖的武功招式,答案也只有一個:「當地人的觀點」。

    瞭解異文化,表面上是在滿足人類探索「奇風異俗」的好奇心,歸根究底,其實也在瞭解「自己」──瞭解自己在「觀看」他者的視線中,如何暗藏著我們渾然不察的「自以為是」和「理所當然」──因為映照他者形象的正是我們自己的瞳孔,而我們也是在他人的眼眸中,看到自己影像的映射。那麼人類學家所謂的「異文化」到底是「他者」還是「自身」呢?是「我們」、「你們」,還是「他們」?

    人類學界的科普大師李亦園院士曾經說過,促發他在學術大論述之外,下筆寫一些文化反思的田野感知,「不敢說是『教育』大眾,而是『回饋』供給寶貴資料的報導人」。本著這樣的信念,中研院民族所12位研究同仁,下筆寫下他們在田野工作中,得自於報導人的啟發,藉此,一方面探索各地文化場景,一方面也是自我觀照。他們所參與觀察的田野地點,或遠在他方(所羅門群島、中國的景頗與苗族),或近在咫尺(台灣的阿美、卑南、噶瑪蘭、埔里);他們所探究的議題,或是制度儀禮(母系社會、喪禮的文化展演),或是人群關係(族群互動、禮物交換)、生活慣習(茶文化、人群分類/比較)、流行文化(媽祖進香、霹靂布袋戲),乃至情感意緒(江永女書、緬甸古典音樂大師)等。

    透過這12位人類學家的視域與感知,也許你會發現,原來我們增長的不只是「知識」,更是「見識」;原來人類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尊重差異、坦誠對話,反求諸己,從而引動我們探索生命極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在可能與不可能中,尋求新的感悟與超越。

  • 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

    《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它的催生動力來自一甲子的累積、推進與迸發。本書包含14篇研究論文,在人類學與心理學的文化研究領域都展現了跨越的企圖心,除了各篇共通地在研究議題上的跨越,還有幾項較明顯的跨越類別,分別集結於「跨時間的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跨學科的社會文化心理研究」和「跨境域的比較性人類學研究」三個標題之下呈現。撰寫此書各章論文者,以民族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為主,藉由難得的六十週年所慶留下研究印記,回饋長年滋育個人學術生命的民族學研究所,更期望透過此專書的出版,與學界、社會大眾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 Religion in Taiwan and China: Locality and Transmission

    This book explores how religion is and has been created, transmitted, embodied and changed in specific locations in late imperial,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China. Locating research not only on temples, mosques, churches, schools, tea houses, festival sites, burial grounds and shrines, but also cities, neighbourhoods, counties and districts, it explores the rich, and often overlooked, details that fill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people doing religion. Seeking to focus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ce, text and agency, this book aims to reflect on the layered and specific histories that develop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interplay. By reducing the scale of the studies to a specific locale, phenomena such as religious change, conversion practice, individu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xts, authority, and charisma, can be reappraised.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volume explore questions such as: How do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time and place shape religious experience? What is specific to a location that influences the nature of religious practice there? What religious power is embodied in a place? How are narratives created around a location? Wha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ligious world in a particular place? In particular, and in different ways, they ask how and why individual texts or sets of texts are transmitted in a particular place at a particular time, how such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of authority within a group (or help to disperse that authority), and how authority and charisma are related to specific locations.

  • 層巒疊翠一甲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同仁自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