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埔族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平埔族?平埔族群?
[/vc_column_text][vc_single_image image=”2654″ img_size=”full” alignment=”center”][vc_column_text]
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平埔族」一詞﹐我們常用來指稱居住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從文獻上來看﹐十七世紀初(明朝末期)陳第所寫的《東番記》(1603)是對「平埔族」最完整的描述。當時「東番」或「東夷」用來稱呼台灣的原住民;「西番」和「西夷」則用來稱呼前來中國通商的西方人﹐如荷蘭人與西班牙人。
「平埔」兩個字,就字面的意思而言,就是「平地」的意思;「族」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是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
四百年前,早在漢人來到臺灣拓墾、定居之前,臺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宜蘭、基隆到恆春,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人群居住。因此,有些人認為應該稱為「平埔族群」比較恰當。
這些比漢人更早居住在台灣平原地帶的不同人群,由於和漢人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禾」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漢文化為中心的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事實上,從語言、社會、文化、體質上的特徵來看,和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高山原住民一樣,都是屬於「南島語民族」。[/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民」與「番」之分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番」的稱呼是以漢文化為中心﹐區分「漢」與「非漢」的民族﹐其區分的標準是「文化」。有文化的是「民」(漢),沒文化的是「番」(非漢)。一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可以聽到民間的漢人自稱為「咱郎」(我們人)與「伊番」(他們番)。在明末清初的志書中﹐都以「土番」﹑「野番」﹑「社番」來稱呼臺灣的原住民。我們也會在清朝的志書中發現「熟番」﹑「生番」﹑「化番」的用詞﹐已接受漢文化洗禮與漢人無異的稱為「熟番」﹐否則稱為「生番」﹐居其間才歸化的則稱為「化番」。換言之,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上半葉﹐從土番﹑野番﹑社番到熟番﹑生番﹑化番的轉換過程﹐「文化」的接觸是族群分類的關聯﹐而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官番」/「屯番」/「兇番」/「流番」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十八世紀中葉之後正值清朝的乾隆時期(1736-1795),臺灣的拓墾開始變得非常劇烈。不但漢番之間衝突增加﹐漢人社會也是民變不斷﹐最有名的就是林爽文之變,對當時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影響。臺灣的理番同知(當時管理原住民的機構)就在一七六六年設立的。在林爽文之亂以後,即一七八六年,清朝就設立了「番屯」的制度,以期利用臺灣的原住民控制漢人移民的動亂。清朝利用「民」(漢人)與「番」(非漢)之間的磨擦﹐開始以「番」治「民」﹐多次利用「番」兵敉平民變。因此﹐我們自十八世紀下半葉的志書中﹐常可見到「官番」、「屯番」、「兇番」、「流番」等字詞﹐這些字詞的出現是以「政治」為分類的標準﹐「官番」與「屯番」是支持政府的;「兇番」與「流番」則是反對政府的。[/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平埔番/平埔熟番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平埔番」或「平埔熟番」的字眼出現在志書中﹐主要是為了和「生番」與「高山番」區別。「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很早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如:《重修鳳山縣志》(1764);但是主要還是在清朝末年的文獻出現得較多﹐例如,《噶瑪蘭廳志》(1851)有「平埔番」一詞。清朝末年﹐後山一帶居住平地的土著也被稱為「平埔番」,在《臺東州采訪冊》(1894)中有所記載。簡單地說,十八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在清代﹐西部的「平埔族」被稱為「熟番」﹐在南部(屏東平原與恆春半島)與後山(宜蘭至花東一帶)的「平埔族」則被稱為「平埔番」。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隱含了兩個意涵︰「平埔」與「熟埔」。「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是較官方的用語。十年前民間所謂的「平埔」、「平埔仔」、「平埔番」主要是分布在宜蘭、花東、恆春、屏東一帶﹐近年由於媒體的傳播﹐「平埔」或「平埔仔」已經是通稱了,「平埔族」一詞甚至成為「族稱」。[/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從「番社」到「族群」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不過,平埔諸族被視為「族群」而非僅是「番社」而已﹐則是起始於日據時代日人學者透過語言與文化上分類的建構。其中﹐伊能嘉矩(1904)將「平埔族」分為十族﹐之後又有移川子之藏、 小川尚義等人不同的分類﹐他們的分類奠定了現在我們對平埔各族分類與稱謂的基礎﹐這種族群的分類與命名是一種學術上的建構﹐有別於前述以「漢」文化為中心的分類。當今,我們在傳播媒體的影響下,卻是透過媒體來建構「平埔族」的族群意識。[/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